第38艘052D下水“九千岁”通驱还有多远上次开工新驱是11年前
052D驱逐舰今年可以说是爆发式增长,毕竟去年很多在船坞内的052D今年都到了下水的时候,截至目前就有至少7艘052D下水。猜测052D的数量已经来到了38艘,那么很多网友也在关心,052D数量新批次接近完工的情况下,“九千岁”通用驱逐舰是不是快来了呢?这其中又有什么难点呢?
根据卫星图片显示,南方吉安娜船厂某岛厂区的港池目前进行注水,似乎是有新舰下水,猜测可能是38号052D。而前不久山东舰还和2艘没有刷号的052D同框,今年可以算是052D亮相最频繁的一年。当然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上一个建造批次的052D已经基本完工下水开始入列了,那么后续怎么办?
是继续建造052D,还是开始新通驱,这个问题始终面对。毕竟054A之后都有054B,052D在面对全球海军变化中也不可避免需要升级。毕竟上一次建造新驱逐舰还是11年前了,2014年055大驱开始建造,差不多3年后2017年下水。055大驱都只用3年,052D速度只会更快,正是因为通用驱逐舰是可以快速批量建造,是舰队的主力打工人,因此是继续批产052D,还是另起炉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目前对于新型通用驱逐舰,网友的思路已经从百花齐放到思路清晰,基本上认为新通驱是一艘控制在8500吨至9000吨左右的放大版052D,被大家称为“九千岁”。不过从2023年开始新一批052D改进型开始建造,似乎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九千岁”还没有准备好,还要继续用大批量052D顶上去补充一下,那么新通用驱逐舰难度有哪些呢?个人认为有三点。
第一点,定位问题。“九千岁”如果单纯是吨位从7000吨增加到9000吨,换更好的相控阵、反隐身雷达,加更多的垂发,那战斗力肯定是提升了,但成本也会直线大驱定位重复呢?这种面多加水的办法,被认为不如建造更多的055和052D,性价比更高,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结果也是这样,055和052D分别追加了新批次。
第二点,排挤效应。海军是很烧钱的兵种,这不仅体现在每艘舰艇都是动辄几十亿的成本。而且驱逐舰是高技术装备,。培养一艘驱逐舰高素质舰艇班子也是不菲的成本,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和成熟,这其中的人力成本很多人是忽视的。更别说这种舰艇使用期间还要维护、更换零件、中期大修都很花钱。
但是和驱逐舰更花钱的还有两栖攻击舰、航母、先进潜艇,比如使用电磁弹射的076就造价不菲,算上无人舰载机就更多了,维护成本也不会低。那么这就形成排挤效应,在052D和055构成的体系够用的情况下,“九千岁”真的那么急迫吗?这些成本是否会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加强水下力量。
第三点,技术方向。正如俄乌战争无人机出现,为第四代坦克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现在没有够级别的大规模海战,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胡塞戏耍没有航母,这就让我们后续新通用驱逐舰的技术方向有一些问题,不是方向太少,而是太多了,电磁武器、激光武器、防御无人艇、加强反潜,如何分清主次,解决技术方向也需要时间。
其实在某个时间节点后,我们的装备建设已经没有俄式也没有美式可以参考了,我们整体装备水平其实已经走在了西方前面,未来的通用驱逐舰怎么造只能自己摸索。如果现在能有一场强度略高的海战,反而是有利于给我们指引发展方向的,不过俄罗斯太拉胯了,实在不够水平。
目前来看“九千岁”新通驱依然不明朗,如果新批次052D完工后还迟迟没有见到,那么后续还是会以继续改进052DM的方式提升战力。或许新通驱的出现还需要突破以上三个难度,还要等上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