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凌晨4时,天微微亮,青山河上薄雾弥漫。在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查湾渡口,刘庆已经撑起渡船等候村民。村民上船后,刘庆动作熟练地将渡船稳稳驶向对岸。

  西河村因青山河环绕而得名,这裡距离芜湖市万春街道不远,周边企业密集,不少村民常年往返务工,河水阻隔,成了村民出行的“天堑”。上世纪30年代,刘庆的外公吴宝龙撑起第一条木船﹔上世纪70年代,舅舅吴本立接力,40余年守在渡口。

  一代代的坚守,最终落在了刘庆肩上。2007年7月,正在深圳打拼的刘庆接到舅舅来电。那时刘庆33岁,正值事业上升期。得知渡口无人接手,他毅然返乡,成為第三代摆渡人。“既然选择了接力,就要把渡口守下去。”刘庆说。

  中午时分,烈日炙烤,偶尔有乘客,可刘庆丝毫不怠慢,立刻起航。就这样,从黎明到傍晚,他每天往返100余趟,接送三四百人安全过河。如果没有这条渡船,骑电动车去上班至少要绕行10多公裡,“刘庆在,大家心裡才踏实。”村民们纷纷表示。

  守渡,不只是日復一日的辛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2023年9月22日,“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滁州市举行。受邀的刘庆却婉拒前往,那一天,他依旧坚守渡口,直到把最后一批村民安全送达后才收工。

  “涨一元钱大家也能理解。”有人劝他。但面对船隻更新、燃油上涨的压力,刘庆却始终摇头。為了方便每天都需要往返的村民,他还推出“年票”,一年就几十元,不限次数,方便频繁往来的群眾。

  今年2月,在查湾渡口,一名中年男子连人带车滑入冰冷的青山河,河水最深处有5米多,水势湍急,险情万分。危急时刻,刘庆迅速停好渡船,纵身跳入刺骨河水,奋力游到落水男子身边,将他死死攥住,拼尽全力往岸边拖。最终,刘庆成功把落水男子救上岸,之后又和村民一起将掉入水中的三轮车打捞上来。换下湿透的衣服后,刘庆很快又回到渡口,继续摆渡。

  “要不是刘庆,我命就没了!”落水者徐文财感激地说。而刘庆只是摆摆手:“那时候来不及想太多,成功救了他,我心裡才踏实。”

  在群眾眼中,他是“守护出行的贴心人”﹔在社会看来,他是“诚实守信的模范”。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安徽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评為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一份份荣誉接踵而至,但刘庆却说:“我只是干了一份平凡的工作。”

  一条渡船,一片赤诚。18年来,刘庆渡送群眾近百万人次,隻為铺就水上便民路。(记者 孙恆亮 通讯员 郑心如)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