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本报讯(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通讯员 康帆)10月13日,记者从长江水文网获悉,截至10月12日19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达到170米。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蓄水深度继2021年汛期之后,再次达到最高设计水位170米。

  近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淅川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找准绿色和发展的结合点,以水质安全为底线,全面加强水质保护,持续推进生态建设,走上了一条生态富民的双赢之路。

  “我们常态化加强库区巡查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库区各类违规违法行为。”淅川县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刘宇介绍,淅川县全面开展了“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拆除库区违建16.8万平方米,恢复有效库容530万立方米。针对库区面积大、人力监测覆盖不到的问题,淅川县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联动管理,有效掌握库区内实时动态和人员巡护情况。同时,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系统治理试点1万余亩,采取水系连通、生境营造、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使贫瘠荒凉的沙石滩重现生机盎然景象。

  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库区生态保护的特殊性,不仅要当好保水护水的“生态卫士”,还要打造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目前,淅川县每年以1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植树造林,累计提升软籽石榴、杏李等标准化果园8万余亩,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建成林旅融合示范园40个,库区10万群众依靠“绿水青山”端上了“金饭碗”。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