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1951年5月下旬,志愿军60军180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被敌军重重包围,遭受了志愿军入朝参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

  1952年7月的“通报”中,直指180师未经激烈战斗即遭全师被歼的主要原因,是该师主要干部被围后政治动摇逃跑……

  也因为如此,此战后不久,第180师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均受军法惩处,第60军军长韦杰被撤职。

  不过,1986年,第60军军长韦杰临终之际,遗言提及180师,却认为一棍子打死他们是不公平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韦杰是广西壮族人,15岁便参加红军,投身革命,19岁入党,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韦杰任第18兵团军长兼川北军区司令员,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消灭了蒋介石残留下来的匪特及反革命武装力量7万余人,基本肃清匪患。

  1951年3月,剿匪斗争进入尾声,韦杰突然接到调令,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军长,从四川乘坐火车,在三兵团编制内赴朝作战。

  抵达朝鲜后,韦杰即率60军一路向南,为躲过美军飞机,只能晚上行军,战斗打响前终于抵达前线日,志愿军即与朝鲜人民军协同,发起了第五次战役。

  结果就在后撤中,负责掩护所属第3兵团的60军在北汉江南岸,遭到美军特遣部队割裂,面临三面受敌的不利态势。

  5月25日,60军中位置偏后负责掩护的180师,在抢渡过北汉江后,即被美军机械化部队隔离在汉江以北,

  到6月上旬,除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等180师部分指战员侥幸突围成功归队外,其余人数千人都没有突围出来,或在突围战斗中牺牲,或吃野菜、野草中毒、饿死,或散失,或被俘。

  其中最为可靠并被认可的数据统计显示,180师入朝时人数大约在11000人左右,第五次战役后加上该师担任后勤警戒的人员和留守的师教导大队,全师剩余只4000余人,

  。这个统计虽然是180师在整个第五次战役期间的损失,但由于战役前两个阶段部队均处于主动进攻状态,损失并不大,可以认为,损失中的主要部分是在回撤阶段发生的,尤其是散失人员,大部分都是在回撤中牺牲或被俘了。

  1957年,韦杰又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在这个位置上,韦杰一干就是25年,直至1982年退居二线。

  1986年,韦杰在病中写成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严重损失原因的回顾》,叙述了作战经过,分析了180师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

  ,并不正确。1950年6月下旬,第五次战斗结束后,王近山、韦杰等都曾先后被毛主席召至中南海就180师遭敌人重围受挫的情况作汇报。

  接到后撤命令后,5月22日至24日,180师对敌人进行了顽强抗击,不仅歼灭敌人一部,而且迟滞了美7师、美24师、南朝鲜军第6师的进攻,

  的作用。而也就是这一天,180师和军部失去了联系。26日、27日,180师断粮一周,弹药已尽,在鹰峰会合和攻占鹰峰的作战中,忍饥耐劳,战斗总体还是积极顽强的,对敌人的行动依然起到了牵制作用,进而为全局调整部署争取了时间。

  ,根据1951年6月12日的统计,全师剩余尚有4000余人,其中既包括留守的后勤人员等,也包括180师被围后分散突围出来陆续归队的大约两三千人。所以,不可否认的是,180师在第五次战斗中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不能说“全师被歼”。

  凡此种种,最终导致了180师遭遇敌人重重包围后,不敢机断处置,只机械地按照军部起初指示的方向突围,尤其错误地分散突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而180师广大指战员在陷入重围之后,浴血奋战,在缺粮少弹的困境中坚持战斗,最后大部牺牲或被俘,

  希望180师失败的教训,能成为我军未来作战的借鉴,这也是他晚年回顾这段历史的心愿和目的所在。达成心愿后第二年,1987年2月3日,韦杰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自此走完了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